印度最大的佛教寺庙就在达旺
今年71岁的楚旺( Thutan Chewang)对那场战争记忆犹新。
那是1962年10月,中国向位于印度东北部、当时被称为“东北边境特区”(后来改称阿鲁纳恰尔邦)的地方发动了突袭。
“他们(中国军队)从四面八方冲过来。人们担心自己的生命安全,开始逃离,”楚旺回忆说。那一年,他年仅11岁。
中国军队攻势迅猛,尽管印度军队在一些地区顽强抵抗,但看似心有余力不足。
然而,中国军队还是很快占领了楚旺的家乡、距离中印两国有争议的边界只有几英里的小镇达旺。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部队在那里驻留大约一个月后撤离。
60多年过去了,战争仍然在给达旺人的生活蒙上阴影——尤其是当拥有核武器的两个邻国之间紧张升级时。
2022年12月,当印度和中国军队在达旺边境附近发生冲突时,小镇再一次成为头条新闻。
不过当地人表示,尽管过去经历痛苦,他们依然期待更好的未来。
“从那时到现在,达旺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楚旺说。
达旺紧邻中印边界“实际控制线”
达旺位于阿鲁纳恰尔邦最西部,海拔约3,000米(10,000英尺),北部毗邻中国,西南与不丹接壤。
乍一看,达旺很容易被误认为是印度的避暑胜地之一。那里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酒店、餐馆和小市场,以及繁忙的住宅和商用建筑工地。
但是,达旺也有许多与众不同之处。一座高达8米的巨型佛像俯瞰小镇和印度最大的佛教寺院–达旺寺,突显佛教在这里的影响和意义。
达旺是藏传佛教徒最重要的朝圣地之一,每年都吸引着源源不断的游客。
但长期以来,它的战略位置一直使它成为印度和中国之间紧张关系的焦点-距离达旺以北仅35公里(22英里)就是中国解放军在1950年代进驻的西藏;十四世达赖喇嘛1959年逃离西藏后就是在达旺寺短暂停留。
印度和中国之间有一条没有完全划定的边界,印度说它有3,488公里长,但中国说它在2,000公里左右。双方都在中印“实际控制线”(LAC)沿线部署了重兵。
中国宣示对整个阿鲁纳恰尔邦拥有主权,称其为“藏南”,2021年还拿出一份重新命名该邦15个地方的名单,引发印度强烈反响。北京还经常反对达赖喇嘛和印度领导人访问该地区。
但生活在达旺的许多人表示,他们不会让边境的紧张局势主宰自己的生活。经常挂在他们嘴边的是民生问题,而不是中国。
“媒体有时会把事情夸大,”在达旺经营一家服装店的卡姆(Karmu)说。
卡姆女士还补充到,媒体对边境对峙的“夸大”报道导致前往达旺的游客减少,影响了收入。
虽然有许多当地人加入了印度军队、准军事组织或在政府部门工作,但更多人的生计主要依赖旅游业。
印度政府现在允许游客直接前往位于邦拉山口(Bum La)的“实际控制线”,这为达旺的一些出租车司机开辟了一个新的收入来源,其中一些一天要往返边境多次。
驻守边界的印度士兵
经营礼品店的达尔戈(Tenzin Darge)说,达旺的生活和其他地方一样正常。
“每次边境发生什么事,媒体都大声喧哗。但对我们来说,这是生活的常态。”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小镇已经忘记了过去曾经目睹的动荡。
楚旺坐在离家不远的钦美寺院的院子里,讲述了人们在1962年战争期间经受的艰辛。
“连路都没有,夜以继日地穿过丛林,逃往更安全的地方,真像一场噩梦。”
对其他一些人来说,1962年的记忆也依然历历在目。
71岁的洛桑次仁(Lobsang Tsering)回忆了他的父母如何一路逃到临近的阿萨姆邦去避难。
他还说,回家同样困难。中国于1962年11月宣布停火并撤军时,许多逃离达旺的人都不敢回去。
“我们被告知战争已经结束,可以回去,但没有多少人相信,或是理解。有人认为他们会被交给中国人,”76岁的拉姆诺布(Lhan Norbu)说,他和他的家人一起也是在1962年逃到了阿萨姆邦。
拉姆诺布和家人一起在1962年逃往阿萨姆邦
此外,回家之路也给不少人留下了创伤。
战争期间20多岁的仁钦多杰(Rinchin Dorje)回忆说,他记得在路上看到过印度士兵的尸体。
“真希望我能抹去那些记忆,”他说。
达旺的一座纪念碑列出了1962年战争期间死于该地区的2420名印度士兵的名字。那里陈列有布满弹孔的印度士兵的头盔,冷峻地警示着战争的残酷。
其他人也在用自己的方式提醒人们勿忘过去。
在距离达旺约22英里一个名为杨(Jang)的小镇上,有一家名为“62餐厅”(Café62)的路边餐馆。
这家小店以战争爆发的年份命名,老板是曾在印度准军部队事服役21年的老兵德勒玛( Rinchin Drema)。
“打仗的时候,前辈受了很多苦。开这个小餐馆只是要向他们所经历一切致敬,”他说。.
法国犹太老板:神告诉我们,只有一位中国人能救人类
华人必看:中华文化的飓风 幸福感无法描述
解锁ChatGPT|全平台高速翻墙:高清视频秒开,超低延迟
探寻中华复兴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华文明史》
免费PC翻墙、安卓VPN翻墙APP
来源:BBC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