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毛大庆
作者:毛大庆,北京大学区域经济学博士后、东南大学客座教授、区域经济与人口学者。
当《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疫情防控二十条)在近半个月前发布后,立即引发了从市民到市场层面的广泛关注,对于密切接触者管控措施调整为“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取消中风险区判定等新规的发布,一度让人们看到了困顿中的曙光。
然而,十几天后,全国大大小小的城市,在防疫过程中,至少从事实层面和落实效果上看,并没有达到预想中的效果——新增病例居高不下,隔离管控面积日趋扩大。
这些天,关于市民抗议隔离管控的视频和文章在自媒体平台上此起彼伏,这些内容对于疫情防控的实际意义到底有多大,对于决策层的影响又有多少,都不好说。唯一可以确信的是,这些内容的病毒式传播,动辄破10万乃至破百万的转发量,只会为身陷疫情纷扰中的人们,增加更多的焦虑,并为社会治安增加更多的不安定因素。
疫情本身,已经在分秒流逝中伤害着经济,摧残着人们正常的生活秩序,而疫情相关的次生灾害,对于整个社会和民生的伤害度,只会更大。
北京的大街小巷,人们聊天时最主要的话题就是疫情防控,谈话的内容大多是消极的,玩世不恭的,从人们说话的语气情绪中所传递出的,是疲劳、疲惫、疲沓,疲倦,疲于奔命。
岂止普通百姓,即便是加班加点投入到防疫一线的“大白”们,也早已经疲惫不堪了。我们眼中的大白,一水儿的白色防护服,但在这身防护服之下,也是一个个拖家带口、有血有肉的普通人。
总而言之,“一封了之”的防疫手段,已经被实践证明,并非长久之计。
新加坡防疫模式的科学性
当社会上负责防疫的、被防疫的人们都已经疲惫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要深入思考一个问题:疫情三年,无数次的封控、隔离,这样的疲劳战术,其实际意义到底是什么?难道疫情一天不根除,我们就要一直和它耗下去吗?
我们是不是需要以更加科学的态度去重新审视疫情本体,考虑一下,是否应该承认并接受病毒将长期共存的可能性之下,考虑制定一些长效机制?
事实上,海外友邦的很多已经被实践证明过的做法,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的。当然,中国是一个国土面积巨大、人口众多的国家,有自己的特殊性,但在防疫的思路上,其实还是有很多共通性可以拿来参考的。
在以华人为国民主体的新加坡,三个月前已经宣布取消室内戴口罩的规定,所有入境旅客即使没有完成疫苗【相关阅读:显微镜学家发表对四家疫苗公司的成分分析】接种,只要在行前两天内取得核酸阴性证明,抵境后不再执行七天居家隔离。
新加坡在防疫政策“大松绑”后,疫情并未出现反弹,却呈逐步下降趋势。
11月7日,新加坡政府宣布不再公布新增的新冠病例数。这表示新冠被视同为流感一样的普通流行性疾病,不再视为特殊疾病专门应对。
是疫情数据给了新加坡政府这样的信心:在过去近一个月内,新加坡累计新增6.39万例确诊病例,其中99.6%没有症状或只有轻微症状,0.3%需要氧气供给,0.04%住进加护病房,0.03%死亡。
总结归纳一下新加坡政府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过程中的举措,大概有以下几点:一是关于病毒检测:在公共场所免费安装大量的自测检盒机,市民需要时扫码取用。自测发现阳性后,主动居家休息至痊愈,并不强制上报,但应主动知会近几日有过密切接触的亲友或同事,提醒大家注意。学生在自测发现阳性后,必须向学校上报并居家休息至痊愈。一旦某地区发生大面积疫情,当地政府向市民家庭信箱投放试剂盒。
二是针对老龄人口,政府会特别重视,并提供药物帮助支援。
三是自我防护方面,尽管政府没有强制戴口罩,但在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民众依然会自觉佩戴口罩,同时也会有相关工作人员友情提示。
四是关于核酸检测,新加坡所有的社区诊所都提供有偿服务,方便商旅人士检测以获得通行安全码,单次非加急检测费用约为86新币,合人民币400多元。
五是疫苗注射方面,新加坡的接种率极高。当地提供多种疫苗选择,其中三针疫苗的接种率极高,己有人开始接种第四针(特别加强针【相关阅读:接种第三针疫苗 恐引发ADE效应】)。随着病毒变异的发展,再次感染的可能性依然存在,疫苗的主要作用是增加人体免疫力。
新加坡的疫情防控常态化,社会秩序正常化,国际交往正常化,正是建立在该国政府真正落实到基层的科学防疫的基础之上的。
新加坡模式大部分适配中国国情
通观之下,将这些做法试着套用到中国,其实大部分也是可以实现的,比如尽快向广大人民群众普及自测机制,并加强民众的自主居家隔离意识;比如在一些有条件的大中型城市,以社区为单位对老龄人口给予更多的药物支援。
在佩戴口罩方面,我们应该有理由相信,经过三年的疫情,中国人早已经养成了在公共场所佩戴口罩的习惯,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守护者。
而当核酸检测不再是强制必选项后,完全可以回归正常收费机制,为有需要的人群提供有偿服务,也能极大地减轻各地政府的财政负担。
唯一可能不太适用中国国情的就是疫苗接种【相关阅读:专家爆惊人内幕:接种疫苗,你有更大的可能会死于病毒】的普及率,尽管中国的疫苗接种率已经很高,但与新加坡500多万的总人口相比,中国14亿人口的体量过于巨大,即便只有几个百分点的缺种率,体现在具体人口数量上,也是非常可观的。
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因噎废食,因疫断臂,而要寻求在符合中国国情基础上的常态化防疫机制。
探讨一套可持续性的中国防疫模式
就目前中国各地的防疫情况看,在物资保障上,在地方财政上,在营商环境上,在民心向背上,都缺乏足够充分的可持续性。
持续频繁密集的小区封控,牵扯了大量社区基层人员和执法人员的精力;
持续的全民核酸检测和方舱隔离,耗费了本已非常吃紧的地方财政;
各省市区持续的划界而防,让中国丧失了商业发展最基础的流动性,最终导致物流、供应链乃至资金链的断裂;
持续时间过久的流调、红码、静默,让城市中的人们产生了厌战情绪、焦虑情绪,甚至很多人染上了疫情抑郁症,更有甚者,会激化社区治理与当地居民的关系,是群体性事件的巨大隐患。
基于种种弊端,我们有必要深入探讨、借鉴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成功防疫手段,利用我国先进政治制度、高效执行体系、强大的经济基础的多重优势,修正过往的低效防疫策略。
首先,在舆论上,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通过大面积的宣传引导,去除民众对疫情病例的恐慌心态,不要“谈阳色变”,而要正确认识到,这只是一种普通流行性疾病,只要及时就医,就会很快康复;
其次,充分发挥我国医学资源优势,全面放开中医、西医的相关专家的调研工作,集思广益、百家争鸣,群策群力,发挥集体的智慧,攻克病毒的难关;
第三,考虑到中国国土面积和人口的独特性,在坚持中央总控防疫的大前题下,让各省市地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给予地方决策更多的发挥空间,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责权匹配机制,而不是“疫情=乌纱帽”的追责机制,允许并充分支持各地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探索本区域内的疫情防控模式。
写在最后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传统美德的泱泱大国,中国人勤劳、团结、奋进的精神也是令中国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改革开放之后就能迅速崛起的内核动力。
全平台高速翻墙:高清视频秒开,超低延迟
探寻中华复兴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华文明史》
免费PC翻墙、安卓VPN翻墙APP
华人必看:中华文化的飓风 幸福感无法描述
来源:毛大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