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大纪元 作者: 横河
观众朋友们好,我是横河,欢迎大家来到《横河观点》频道,4月12日,星期二。
今天焦点:上海封城中的名人们也难逃,次生灾害面面观,根子在哪里,封城是文革重现吗,中共为何拒绝放弃清零政策。
上海封城一个特点是名人及家人出事多,为什么,几个名人遭遇反映不同的次生灾害,自己支持的政策反伤自己。封城清零是又一场政治运动,和历次运动尤其是大跃进大饥荒的比较。民众自保的前提是不信中共。
名人们在封城中
上海是奥密克戎变种流行以后被封城的第一个超级大城市,不算部分地区的局部封城,从3月27日开始的鸳鸯火锅封城到今天已经半个月了。
上海乱象,有历次封城的表现,更有其独特的现象,其中一个特点就是出事的名人及其家人多。
太平洋证券前总裁助理韦桂国是自己脑溢血求救无门死在家中。之前他在微博说,“我赞成坚持动态清零的策略,带湾湾回家时,全民战争动员也不过如此,漂亮国想想只能瞪眼目送。到那时看,现在的困难和成本是最低的。”
于是他自己就成了最低成本的一部分。自己折腾成这样,还想着统一台湾。统一了,你韦桂国的下场就是榜样。
郎咸平的母亲则是因为等了4小时核酸结果没有出来,延误了治疗而去世的。为什么这些名人都有支持中共抗疫政策的历史?1)民众容易关注,因为强烈的对照,自己成为自己支持政策的牺牲品;2)只有支持中共政策才能成为名人;3)名人需要在各种中共新政策上表态,尽管自己多半不是这些领域的专家。
问题在于,当他们为这个封城的政策欢呼的时候,有没有看过一些相关的报导,比较一下各种抗疫的模式,分析一下利弊,然后再说话呢?
为什么上海名人出事的多?当然一方面是上海和北京类似,各个专业领域全国性的顶尖人物多。上次说了,京派和海派,在各领域都有表现的;封的是上海,关注的人多;也说明这次封城波及面很广,受影响的不仅是普通人,也包括精英阶层,这些名人虽然有名,但毕竟还不是特权阶层,需要找人找关系打点的,遇到此类紧急情况是来不及的。可想而知普通民众就更困难了。
次生灾害的典型表现
另一个广传的故事是一个叫六六的作家兼编剧,我有点孤陋寡闻,这次之前从未听说过。她母亲从不出门,却被检测阳性,由于多次被威胁送方舱医院而心脏病发作。不过最后还是得到治疗后好转。
查了一下才知道,武汉封城期间她和方方是处于两极的,方方日记反映底层痛苦,她是拍摄正能量宣传中共抗疫成果的。她母亲怎么会阳性的?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这种病毒不需要密接就能传染,另一种就是做核酸检测时被传染的。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动态清零的全员核酸检测,她可能就不会有事。这就是政策性次生灾害的一种,由抗疫措施引发的疫情传播。这还是检测人员上门做的核酸,如果是人山人海挤着更容易传播。
郎咸平母亲的情况是另一类型的次生灾害。她需要治疗的只是肾脏有点衰竭,平时打一针就好的。这并非重症晚期无法抢救,可以说完全是严格的规定造成的。因为入院必须有核酸检测阴性,而核酸检测结果需要24小时。
上海现在的检测能力是每天4百万管,做完全市2,500万人口需要6天,绝大多数人是拿不出24小时内的核酸检验结果的。也就是说,大多数上海市民是无法看急诊的。
谁应该对这些人的死亡负责任?医院吗?医院有两条互为矛盾的规定,没有核酸阴性结果不接收,不能拒绝病人。官方的说法自己就矛盾,邬惊雷表示,医疗机构急诊等部门,要进一步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最大限度减少对民众正常就医的影响,要求采取科学、规范、合理的防控措施,不能因疫情处置,对医疗机构一关了之、一封了之、一停了之。
官方说话滴水不漏,怎么解释都有理,问题是无法执行的,就像郎咸平的母亲,医院是收还是不收,不收的结果就是现在这样,但如果收了,以后发现是阳性,收的人是要被追责的,谁敢承担这个责任?
别的国家不清楚,美国之所以没有发生这样严重的人道灾难,很大程度上是各州有自己的权力,可以抵制一刀切的政策,还有相对独立的司法可以部分阻断不合理行政令的实施。
而中国所有的人道灾难,都源于无限的权力,在上海或其它城市封城问题上,就是清零政策,这是个刚性的政策,全国一刀切,没有弹性,上海原本想搞点大前提下的小弹性政策,这下被否了,看上去还有点变本加厉。所以说,清零政策才是罪魁祸首。只要继续清零政策,人道灾难就不可避免。
人道灾难的另一个表现就是断粮断菜。这里也有一个名人的故事。复旦的沈逸教授,他发了个帖,有“是的,我快断粮了”的文字,但那是转的别人的文章,有人为他解释,说他并没有说自己挨饿。
我看了一下,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首先,确实是有人断粮,当然现在这早已不是新闻,断粮的人很多。上次节目有一位普陀区的观众朋友留言,很长,说了上海的一些情况,谢谢提供的消息和关注(不过很快那个留言就不见了)。
我也有很多同学还在上海。而沈逸没有断粮并非供应充足,而是因为“太座操持有方,准备充足”。从个人家庭来说,这是幸运,但作为一个城市,完全靠个人运气或准备,这是城市管理的失败。而且能准备充足正好是不听政府宣传的结果。
这两天还有一条消息,上海冰柜销量翻倍,据中国数字时代报导,4月12日,央视短评中,主持人呼吁民众勿“抢购囤货”,因为“中国改革开放至今,物资的丰富程度、物流的发达程度、资源调配的高效程度、全球供应的顺畅程度足以让我们有牢固信心”,最后还奉劝道:“不要去做那种事后自己都觉得可笑的事情”。
现在上海人可能最庆幸的可能就是那些有意无意屯了货的人了。央视这段话,没有一句是对的,因为一封城,物质再丰富、物流再发达,都在瞬间停摆了。到不了民众家里有什么用?
看到两个故事,一个是某人去年看到城管在赶一位卖粉条的大叔,看不下去,买了十斤,以为是帮了人,结果封城后才发现,是人家帮了他,这是好心好报的故事。还有个故事,说她父母在上海妹妹家晒了很多萝卜乾和肉干,妹妹想扔了,父母已回老家,说不要扔,给他们寄去,结果还没寄,上海封城了。
现代人谁能想到国际大都市上海会出现三年大饥荒的情境呢?物质丰富却闹饥荒,这倒是和大跃进一样,都是人祸。
说到人祸,这次很多人谈到现在上海是文革重现。我把上海封城及其动态清零政策看作中共建政后的又一次政治运动,上海是开始。上海开埠以来,从未经历过这种规模的封城和粮荒,日本占领期间没有,中共建政占领上海也没有发生,大饥荒年代上海都没有发生,文革中也没有。
这次运动,我们可以看到多次政治运动的影子:大饥荒、文革,上山下乡、一胎化。其中最值得说的是大饥荒。1958年风调雨顺,粮食产量达到新高,结果来了个大跃进人民公社,农民都大炼钢铁去了,不种地了,虚报产量使征收粮食过度,食堂大锅饭浪费了不少,这才造成大饥荒,所以大饥荒不是在58年而是59年开始的。
而这次上海饥荒也并非粮食蔬菜不足,而是人为封城打断了城市供应链的所有环节。另一个可以类比的现象就是民众画地为牢无法求助。大饥荒的年代,对没有经历过的人来说,最不能理解的就是那么多人为什么等着饿死也不逃荒也不反抗。
社会的原子化是重要因素,土改消灭了农村精英,摧毁了农村自组织系统,大饥荒一来,连组织反抗的人都没有,(当然不是没有,但很少)民兵持枪村头守着,谁都出不去,而且中共统治全国一盘棋,逃到哪里都是中共,而且大饥荒是全国性的,中国几千年来所有的自然灾害甚至包括战争,都还是局部性的,总有地方好一些,但中共政策造成的大饥荒是全国性的,别人也没有余粮。
上海这次也是,民间互助组织是没有的,网上有人说有程序员编了求救和互助的应用程序,但很快就被封了。如果允许民间有组织的自助互助,上海的情况会好很多。
《华尔街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是“上海奥密克戎疫情让习近平陷入两难”,文章引述知情人士透露,习近平在向政治局常委发表的未公开讲话中明确表示,中国不能放弃严格的动态清零政策,即使这意味着经济增长放缓。
因为奥密克戎的特点,重症本来就不多,可能很快达成群体免疫,峰值过去后也会自动下降,封不封城都一样,也就是说,疫情本身的伤害,一是不见得那么严重,二是自己会过去,但抗疫政策造成的伤害,一是比病毒严重得多,比如上海据说这次病毒只死了一个,但次生灾害死亡人数,光从这几个名人看,估计成千上万是不会低估的;二是次生灾害在这一波疫情过去以后还会继续危害。
即使上海渡过难关,动态清零政策还会继续危害其它省市。
怎么办,先说说直接受害者,这次的教训能不能使一部分人清醒?总是有的,而且不会少。但名人不好说。有些名人并非不知道,只是由于各种利益而做出的选择。希望像郎咸平和六六这样的人,以后不要再盲目地吹捧中共的政策,不能批评至少可以保持沉默,如果六六能通过自己父母的遭遇重新审视一下武汉封城自己的表现,对方方有所理解,那也不是坏事。
对于普通民众,我觉得最关键的就是不要相信中共说的任何话,一个字都不能信。我相信这次上海的非人道的各种措施,当然有很多是强制的,但我也相信有一部分是民众配合的。就像那个男子和疾控中心女领导对话中说的,其实方舱医院是可以不去的。方舱医院里挥舞五星血旗唱红歌,完全可以不唱。
全平台高速翻墙:高清视频秒开,超低延迟
免费PC翻墙、安卓VPN翻墙APP
华人必看:中华文化的飓风 幸福感无法描述
做什么都是有后果的,这就是因果关系。今天讲的名人支持的政策伤害到自己和家人,和好心得好报,正好证明了这一点。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