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学历的人才已经过剩,而党国最需要的是一个听话的用起来更顺手的螺丝钉,持续为中国输送人口红利,维持中共统治下的经济红利。
近日,一纸“双减”档案在中国教育领域投下震撼弹,相关教育培训产业受到波及,纷纷裁员或倒闭。而它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弭平教育不平等的初衷能否达成,也在舆论场引发激烈争论。
从发布的层级来看,这份《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直接跳过了主管教育的教育部,由此可见是一项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决策。
距离中共政府发布人口普查结果和开放三胎政策不久,外界解读该项政策是提高人民生育意愿的配套措施,而文件开篇即提及此举是为了“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减轻家长负担。”
所以,中国家长焦虑什么?就是理解该档案的关键。
中国父母向来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不断给他们安排补习班和兴趣班,这样的孩子好比被打了鸡血,于是衍生出了社会上的“鸡娃现象”。其实,这一过程不单单是孩子被打鸡血,家长们也在不知不觉中被打了鸡血。给孩子报补习班和兴趣班需要有一定经济基础作支撑,孩子们的竞争归根结底也是家长的竞争。
社会的过度竞争导致了个体之间相互倾轧,最后都难食好果,也就是近些年流行的内卷。一部分人恍然大悟“人才是万物的尺度”,内心的平静和舒适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今(2021)年初,奉行不买房、不结婚,不生子的躺平主义在中国蔚然成风。
中共自改革开放以来,维持其执政合法性的基础都是所谓释放经济红利,尽管这造成了巨大的贫富悬殊和社会不公,但是中共依然将其奉为圭臬。中共不是永动机,释放经济红利必然是要有付出的,它依赖的燃料是中国的人口红利,简言之就是中国庞大的青壮年人口基数和低人权优势。
而如今,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不仅早已进入日益严重的老龄化,还出现了少子化的现象。面临这一可能“亡国灭党”的危机,中共使出浑身解数来提高生育率或是人们生育的意愿,也就不足为怪了。
如果从“双减”的出发点来看,它既减轻学生负担,也缓解家长焦虑,没有什么不好。中国学生总是将上大学视作“解放”,可见之前十几年的学习生涯不仅谈不上轻松愉快,还可能受到暗无天日的压迫和剥削。
“双减”档归纳起来主要是两个一方面,一个是规范校内的课业压力,另一个是整治校外培训。这次引发外界争议的地方,主要是在整治校外培训方面,舆论普遍认为,这是史上最严“禁补令”,因为档明确了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现有的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组织学科类培训。
此言一出,无疑宣布了校外培训机构的死刑,相关机构和从业人员一片哀嚎。据保守估计,中国校外培训机构有超过70万家,从业人员超过1000万。有金融人士坦言,新规对教育培训行业的打击“一步到位”,让“这个赛道在资本层面基本上废了。”在海外上市的中国教育类股票应声而跌,7月23日,新东方在港交所的股价一度“腰斩”,在美股收盘跌幅54.22%,高途跌幅达63.26%,好未来跌幅更是超过70%。
中国国内的新东方、猿辅导等多个线上教育平台开启了大规模裁员,甚至有的部门全员被裁。虽然档没有禁止非学科类补习,也仅仅宣布了9个试点城市,但是地方执法机构显然磨刀霍霍,一些地方的“扫黄打非”办将打击校外培训纳入其执法范围,还出现了补课老师被抓谎称自己是嫖娼的闹剧。
官方此举也被舆论批评为“一刀切”,不顾相关从业人员的死活,但是中国人在官方反复无常的政策之下,早已练就了异乎寻常的生存技能。不少校外培训机构转换业务,开展程式设计、演讲、乐器等非学科类的培训,还有的机构打着非学科培训的名义兜售学科类的内容,培训费用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提高了。未来校外培训可能也会像黄、赌、毒一样转入地下,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官方监管更难,还给了权力寻租的空间。
再回到家长加焦虑的是什么这个问题?如果学校教给学生足够的知识,帮助那些后进的学生,家长为什么还要舍近求远向校外培训机构求助呢?过去,中国教育部打击有偿家教一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些公办学校的教师在课堂上留一手、在课外大展身手捞金的现象司空见惯。
不难发现,要想解决中国教育领域的不平等问题,远远不是打压校外培训这么简单,解决公办教育系统内部的不平等更为紧迫。
近些年,中国“县中坍塌”的现象引起了外界的关注。县城中学坍塌的背后是超级中学的崛起,优质高中资源过度集中到超级中学,县城的优秀老师被抢走了,优秀生源被抢走了,这是“县中塌陷”的重要原因。有时这一坍塌还呈现连锁反应,县城中学被超级中学虹吸后,它们还会继续抢低一级学校的优秀老师和优秀生源,就像自然界的“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中国的教育资源分布也深深受到行政权力的影响。
条条大路通罗马,而有些人就生在罗马。大山里的孩子永远竞争不过城市里的孩子,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理想,没有努力,而是因为先天的位置已经决定了一切。中国公办教育系统里,到处充斥的也是不平等。城市里官员的子女可以上机关干部学校和各种附属学校,有钱人能选择上好的学区,权贵们的子女不参加高考就可以清华、北大随便挑。
现在看来,这部“双减”档最重要的意义,是为那些已经跃升中产或准备进入中产的家庭制定规则。底层家庭,没有实力上校外培训,上层家庭也没必要再去死磕主学科,他们可能更在乎的是英语、情商和艺术气质的培养,未来出国进入常春藤名校,这些培训不是有一点钱就行的,更不是通过一对多的培训能实现的,那是电影《寄生上游》里财阀家庭的私人订制,而这次“双减”档并没有禁止私人家庭教师补习。校外培训的最大需求方正是那些日益欲求不满和焦虑不安的中产家庭。
近些年,中国正在下一盘大棋,让那些中产或是小康家庭安分守己,老老实实地做一颗社会主义大机器上的螺丝钉。从推进职业教育,到职业本科转设,再到这次的“双减”档,以及最近的上海小学取消英语考试,背后反应的是中国高学历的人才已经过剩,而党国最需要的是一个听话的用起来更顺手的螺丝钉,持续为中国输送人口红利,维持中共统治下的经济红利。
全平台高速翻墙:高清视频秒开,超低延迟,9折优惠中
免费PC翻墙、安卓VPN翻墙APP
来源:躺平青年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